造成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制粒成型环节故障的核心原因,集中在原料特性不达标、制粒机核心部件异常、工艺参数设置不当三类,直接导致颗粒松散、断粒、堵机等问题。
一、原料特性不达标:成型基础条件缺失
原料状态不符合制粒要求,是最常见的诱因。
1. 含水率异常:原料含水率高于18%会导致颗粒粘模、出粒困难,甚至堵机;低于10%则会使颗粒易断、表面粗糙,结合力不足。
2. 粒度与杂质问题:粉碎后原料粒度不均,细粉过多易堵模,粗料过多则颗粒内部松散;混入石块、金属屑等杂质,会直接磨损压辊与环模,还可能引发设备卡滞。
二、制粒机核心部件异常:关键执行部件失效
核心部件磨损或安装不当,直接影响挤压成型效果。
1. 环模与压辊故障:环模磨损(模孔变大、内壁粗糙)会降低颗粒密度;压辊间隙超0.3mm,原料挤压不充分,间隙过小则加剧磨损,产生异响。
2. 调质器功能失效:调质器加热不足或搅拌叶片磨损,会导致原料温湿度不均,无法达到最佳成型状态,还可能造成原料结团堵机。
三、工艺参数设置不当:运行条件不匹配
参数与原料、设备不匹配,会引发连锁故障。
1. 温度与转速不当:制粒机温度过低,原料无法充分糊化,颗粒易散;转速过高易导致原料过度挤压,出现焦粒,过低则产量下降且颗粒松散。
2. 喂料速度失衡:喂料过快会导致制粒机过载、堵机;过慢则设备空转,造成能源浪费,且颗粒密度不足。
